12月18日上午,暨南大学举行名誉教授敦聘仪式暨中华民族共同体大讲坛启动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类学学会会长郝时远受聘为暨南大学名誉教授,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夏泉为郝时远颁发聘书,二人共同开启中华民族共同体大讲坛启动仪式。郝时远应邀主讲讲坛第一讲《文化力量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大讲坛由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举办,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贡献学术力量。讲座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院长、基地常务副主任程京武主持。
郝时远从新时代中华文化建设事业新境界出发,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围绕多元一体大家庭的中华文化自觉、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观、中华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深刻解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工作的丰富内涵、科学实践和重大意义。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基地首席专家陈奕平认为,讲坛第一讲为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基地应从中把握从远到近、从内到外、从多到一的研究路径和方向,做到历史关照、现实关照和理论关照相结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暨大智慧。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谭雨表示,讲座从历史、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刻阐释了“文化力量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强大的理论功底,为科研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拓宽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使我获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生刘利文认为,讲座论述了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