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鹏充分肯定了教学竞赛对教学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教学竞赛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是对教师知识储备、教学基本功、课堂展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检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创新发展的强大助推器。教学竞赛的意义在于“超越”和“升华”,只有通过比赛不断地审视以往的教学过程,取长补短,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再启程,为学校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200多名新任教师参加了各学院组织的预赛,最终人文社科组21人、自然科学组30人晋级学校组织的决赛,两个组别的决赛同时进行。决赛分为教学设计评审和课堂教学展示两个环节。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参赛选手围绕“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标准,结合实际案例,将最新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等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展现了认真的教学态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人文社科组第一名获得者文学院曾诣老师,通过川端康成的《雪国》将日本小说中的“物哀”内涵娓娓道来,体现了优秀的综合素养与优美的文学气质。自然科学组第一名获得者理工学院蒋鑫炜老师,将教具、专业案例和图例紧密结合,并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学科前沿知识,讲解深入浅出,兼具深度与生动。
针对课堂教学展示,不同学科的专家评委从参赛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时,比赛邀请多个学院的学生担任观众评委,旨在契合“以本为本”的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孙彧为一等奖获奖教师颁奖,并为闭幕式致辞。他结合本届竞赛过程,阐释了立德树人、创新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竞赛宗旨,充分肯定了本届竞赛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他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让“暨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分管教学负责人、参赛选手和观赛师生等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